庙子沟文化与马家窑文化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魏坚[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考古文博系
[2]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考古文博系
年:2015
期刊名称:边疆考古研究
期:02
页码范围:135-148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历史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考古学文化;文化类型;仰韶;尖底瓶;考古工作;发掘工作;三角和;双耳罐;中原腹地;
摘要:内蒙古中南部黄河两岸地区及黄旗海、岱海地区的考古工作由来已久,自20世纪80年代起,这一地区的田野调查与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这一地区仰韶晚期阶段考古学文化面貌的认识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庙子沟文化作为本地区仰韶晚期阶段的考古学文化,在距今5700~5000年这一阶段产生、发展,并且分为了三种地方类型,即庙子沟类型、阿善二期类型和海生不浪类型~([1])。在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
作者其他论文
元上都宗教建筑布局的考古学观察.冯宝;魏坚.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35(6),63-67.
蒙元三都经济生活的初步比较研究.李冀洁;魏坚.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2-52.
秦汉九原-五原郡治的考古学观察.魏坚;郝园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27(4),42-49.
内蒙古金斯太洞穴遗址发掘简报.王晓琨;魏坚;陈全家,等.人类学学报.2010,29(1),15-32.
巴彦淖尔汉墓陶仓区域特征初步研究.李雪欣;魏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