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式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式的研究
外文标题:Research on governance path of rural settlements reconstruction pattern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夏方舟[1]严金明[2]刘建生[3]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3]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通讯作者:Yan, J.(yanjinming@263.net)
年:2014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
卷:30
期:3
页码范围:215-222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EI(2014101743112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CSCD:5047543)
所属部门:公共管理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2-6819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nygcxb201403028.aspx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4.03.028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9&ZD047);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121102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11B02);国土资源部软科学研究项目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地区;整治;模型;重构治理
摘要:为补充并丰富国内对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型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重构模式探索治理路径的选择方向,提升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的实践绩效,该研究1)比较分析了不同农村居民点重构的差异特点,区分识别了当前农村居民点重构的3种典型模式:“拆迁型”、“建设型”和“保留型”;2)在简要回顾2个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治理路径分析框架:“光谱-阶梯治理路径”;3)针对不同重构模式选择了广西省柳州市3个典型案例对治理路径及绩效优劣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重构模式相对适宜于特定混合型重构治理路径,治理路径的选择应考虑主客观状况的匹配程度,充分体现政府、市场和民众的公共资源多中心治理。在当前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只有注重政府推动、市场配置与农户构想的有机统一,并在治理路径中额外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和监管,才能确保农民作为重构活动的主体地位,切实促进农村居民点重构的治理效果最优,充分实现土地利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作者其他论文



基于"两型社会"理念的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研究.张杨;严金明;熊浩宇.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4),68-72.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构建研究.严金明;夏方舟.中国土地科学.2015,30-37.
中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刘新平;严金明;王庆日.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48-54.
产业结构视角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基于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夏方舟;李洋宇;严金明.经济地理.2014,34(12),85-92.
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调查与可行性评价--以贵州省样本区为例.张秋琴;罗海波;严金明,等.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6-14.

相关话题/农村 土地 公共管理学院 科技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