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使命和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使命和方法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彭永捷[1]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 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 北京 100872

年:2014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期:4
页码范围:64-70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3-854X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hlt201404013.aspx
DOI:10.3969/j.issn.1003-854X.2014.04.013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本文原系提交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举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13‘儒家思想与理想之治’”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后在此基础上修改而成。感谢复旦大学杨泽波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晨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在会议讨论中对本文提出中肯的问题和建议,对于笔者完善本文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本文写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批准号11XNL007)资助。
关键词:儒家政治;当代形态;政治生活;儒家文化;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政治;儒家学者;选贤与能;古代政治;民本主义;
摘要:一、儒家政治哲学
  何谓儒家政治哲学?正像教师回答哲学专业新生的“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时会像黑格尔那样说“哲学就是哲学史”①一样,我们也会说,所谓儒家政治哲学就是儒家政治哲学史。这种回答的意味在于,儒家政治哲学并不限于从孤立、抽象的原则出发去建构当代政治哲学,更为重要也更为深刻的,是把儒家政治哲学--无论是历史形态还是当代形态,都不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政治思想学说或体系,而看作是植根于儒家文化基本精神且不断寻求最佳实现方式的儒学运动,理解为立足于仁义之道的内在精神所驱动的在现实世界中追求理想世界的入世情怀,理解为儒家学者群体为开展仁义之道而形成的自我继承和自我超越,理解为从仁义之道出发和以理想之治作为参照而对现实与异端展开的匡正与批判。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主张首先把儒家政治哲学理解为儒家政治哲学史,主张从儒家政治哲学史中把握仁义思想的义理演进以及不断为仁义思想开辟道路的求索精神。
作者其他论文



儒学的当代新形态.彭永捷.前线.2014,41-42.
2013年新儒家思潮扫描.彭永捷.人民论坛.2014,64-65.
认识儒教.彭永捷.社会科学.2011,104-111.
从《北溪字义》看儒家人性论的演变.彭永捷.晋阳学刊.2013,70-73.
我们每个人都是新儒家--2012年新儒家思潮扫描.彭永捷.人民论坛.2013,36-37.

相关话题/政治 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 儒学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