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建筑导向经济的历史成因与未来走向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中国建筑导向经济的历史成因与未来走向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杨万东[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北京100872

年:2014
会议名称:泰山学术论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公共政策创新专题暨第八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论文集山东省教育厅
页码范围:57-66
会议地点:济南
所属部门:学术期刊社
人气指数:2
浏览次数:2
语言:中文
关键词:建筑导向 固定资产形成 房地产 创新
摘要:建筑导向在中国社会有深厚的历史传统,早期源自治水和军事防御,后来则演化为权力行使和社会分层的标志。在一体化体制下,建筑导向就是权力意志的体现,体现为规模宏大和不计成本。在计划经济时期则体现为一切经济资源的集中分配和使用,导致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市场经济由于各个经济主体的自担风险和自负盈亏特点,对盲目扩大投资有一定制约作用,但由于经济主体间权利缺少制衡和风险承担的不对称,仍会出现好大喜功的非均衡发展,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职责,引导社会转向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整体社会福利。
作者其他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机制.杨万东.人民论坛.2015,44-49.
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最后突破--中国农地的产权确认.杨万东.学术研究.2011,80-84,89.
我国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问题讨论综述.杨万东;丁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76-80.
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杨万东.当代贵州.2013,65.
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讨论综述.杨万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76-80.

相关话题/经济 创新 经济管理 建筑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