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化报道的再定义——以《继续活着》为例解析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韩士皓[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新闻界
期:05
页码范围:61-64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新闻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7-2438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视觉化;中国日报;活着;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案例分析;《中国日报》;视频拍摄;纽约时报;可视化信息;
摘要:<正>美国在本世纪初出现融合新闻的尝试,但国内新闻媒体在运用融合新闻的方式来进行深度报道的案例并不多。《继续活着》(Life After Loss)①是中国日报网多媒体部2013年制作的一个深度报道作品。该作品在传统的视频拍摄基础上,运用可视化信息手段,表现了计划生育政策下失去独生子女家庭群体(失独者)这样一个社会关注问题,最终呈现为一个交互性的网页专题,是一个较能代表国内融合新闻实践水平的作品。通过对该作品的案例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目前在融合新闻的探索和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其他论文
"内容"转型为"产品"的三条线索.彭兰.编辑之友.2015,5-10.
连接与跨越.彭兰.新闻与写作.2014,1.
融合时代,新媒体教育向何方.彭兰.新闻与写作.2015,4-7.
好内容不一定能带来用户黏性--新媒体时代服务思维的转变.彭兰.新闻与写作.2015,1.
技术载动社会:中国互联网接入二十年.苏涛;彭兰.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