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儒家博爱观念的起源及其蕴含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儒家博爱观念的起源及其蕴含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向世陵[1]辛晓霞[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4
会议名称: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
会议论文集: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论文集
页码范围:1154-1163
会议地点:北京
会议开始日期:2014-09-01
语言:中文
关键词:仁;博爱;先人后己;互惠
摘要:  博爱的观念孕育于中国本土。作为仁的根本性内涵,儒家博爱适应于人道关爱与和谐群体的社会发展需要,自春秋发端,至战国进一步丰富。本文着重通过对先秦博爱观念起源的探讨,揭示出儒家博爱论兴起时以爱人先于爱己和爱的互惠性为特色的基本蕴含,并在结语中简要归结汉唐博爱观念的展开及与社会政治的关联。"博爱之谓仁"的命题虽然晚出,但却集中展示了儒家博爱论的基本精神。
作者其他论文



理想之治的社会调节--以礼乐和合为中心.向世陵.探索与争鸣.2014,86-90.
张栻的"性善"论说.向世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9.
陈应润对图书学的质疑和批评.向世陵.周易研究.2014,67-71.
陈献章哲学的"变易"论说.向世陵.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1),5-9,26.
《性理精义》对理学的定位--以周敦颐著作的编排为例.辛晓霞.船山学刊.2014,72-76.

鐎殿喒鍋撻梺顐g濠€鎵博濮楃P闁挎稒鐭粩瀛樼▔閸モ晩娼氶柤鏉垮暟閻栫儤绋夐幘鑼懝閻犲洦宕橀~瀣紣閹达附顓瑰〒姘虫硶濠€鍛存晬鐏炲墽妲ㄩ柡鍫厸缁楀宕氭0浣侯伇闁告帒妫濋幐鍫曟晬娴h櫣鍗滈悗鐢垫嚀閸ㄦ繄绮诲Δ瀣<
547闁圭鍋撻梻鍕╁灪閻楀酣鎳撻崘顏嗗煛闁兼澘鍟畷锟�1130缂佸绉电€垫氨鈧纰嶉弳鈧柡澶嬪姉濞堟垿宕¢崘褏绋囩紒澶婄Ч閸樸倖绺藉Δ鍜佹毌閹煎瓨鎸堕埀顑挎祰椤锛愰幋顖滅婵炴垹鏁稿ú濠囨嚐鏉堫偒鍤旈柕鍡曡兌缁€趁规惔娑掑亾娴g晫妲堥柛鎺撴偠閳ь兛绶氶崳楣冩懚瀹ュ啠鍋撴担鐑樺€炵€规悶鍎埀顑胯兌椤撴悂鎮堕崱鎰ㄥ亾娴f亽浠﹀ù鍏煎搸閳ь兛娴囬崒銊﹀濮樸儮鍋撴担瑙勬畬闁煎弶褰冪缓楣冩偠閸℃劏鍋撴担鐤幀闁哄倸娲㈤埀顑挎祰婢规捇寮甸妯峰亾娴h鐓€闂傚倽顔婄槐鍫曞箻椤撴壕鍋撴担鍦€婇悗娑宠礋閳ь兛绀佺亸鎵偓娑宠礋閳ь兛娴囬鍝ョ不濡や焦绨氶柕鍡曠瀹稿宕g仦鍌楀亾娴e憡鍕鹃柣鐐叉閳ь兛鐒﹂弬鍌氣柦濮瑰洠鍋撴担鍛婃噸閻庢冻璐熼埀顑挎缂嶅鎳栭懠顒冾潶缂佹冻鎷�28缂侇偉顕ч鐔虹矓閹搭垳纾�
相关话题/国际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科学 社会 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