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理教与经教之间——朱子政治哲学中的帝王?士大夫与庶民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理教与经教之间——朱子政治哲学中的帝王?士大夫与庶民
外文标题: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Confucian Classics: Emperor, Scholar Officials and Common People Viewed through the Lens of Zhu Xi\'s Political Philosophy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陈壁生[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现代哲学
期:11
页码范围:101-107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44B0272014110014)
所属部门:国学院
语言:中文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dzx201406014.aspx
DOI:10.3969/j.issn.1000-7660.2014.06.014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朱熹;理教;经教
摘要:宋代道学兴起,朱子集其大成,重新解释《四书》,发明《四书》义理以启发德性,同时又面对五经中的礼乐思想。从教化的角度看朱子的政治哲学,对不同对象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在教化帝王方面,朱子的“帝王之学”旨在启发帝王的德性,以复兴致君于尧舜的儒家理想;在教化士大夫方面,朱子重新解释《四书》,探求修德成圣之路,以此塑造一个儒士的知识共同体;在教化庶民方面,朱子并不认为要对每一个人进行德性启蒙,而是通过对五经礼制的损益,设立家礼、乡约,以教化一般百姓。
作者其他论文



重建经学,可能吗?必要吗?.陈壁生;张龑;姚中秋,等.天府新论.2014,56-68.
朱熹的《四书》与"五经".陈壁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2),110-116.
今文经学的变异与"古史辨"的兴起.陈壁生.中原文化研究.2014,90-95.
通识教育与文明复兴.姚中秋;李强;丛日云,等.学海.2013,120-144.
经学,制度与生活.陈壁生.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5),63-69,89.

相关话题/哲学 国学 社会科学 政治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