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美学:巴迪欧的美学
外文标题:Inaesthetics:The Aesthetics of Badiou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马元龙[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文艺研究
期:201411
页码范围:30-40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精神分析学的文学批评维度”(批准号:13BZW019)、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政治精神分析学”(批准号:12XNI013)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巴迪欧#艺术#美学#真理#数学
摘要:作为一种艺术哲学,美学的核心自然是感性经验。然而巴迪欧却挑衅性地宣布艺术乃是真理的生产程序,并据此建立了一种排斥感性、转而以真理为核心的非美学。巴迪欧将既有的诗学总结为三种基本图式:教育图式、浪漫图式和古典图式。在他看来,这三种诗学无疑都是“美学的”,因此不能真正揭示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为此,我们只能寄望于第四种“非美学的”生产图式。为了深入剖析巴迪欧的非美学,在详细阐释他所理解的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之后,本文进一步阐述他对诗与数学所做的比较,以及基于这种比较所得出的结论:诗与数学都是一种真理程序,诗的真理,即诗所无法命名之物,就是语言的无限力量;而数学的真理,即数学所无法命名之物,则是语言的一致性。
作者其他论文
无意识就是大他者的话语--论拉康的无意识理论.马元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5),137-146.
欲望的悲剧:一种拉康式的精神分析.马元龙.外国文学研究.2006,28(5),93-96.
文化之路:化"文化"为"自然".马元龙.外国文学.2008,81-84.
萨德与康德:伦理学的新境域.马元龙.社会科学.2008,133-143.
欲望的礼物:《劳儿之劫》.马元龙.文艺研究.2008,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