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从冒进到适度的地理版图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从冒进到适度的地理版图
外文标题: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From Rush Advance to Moderate Spac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胡安俊[1]孙久文[2]姚鹏[3]
机构:胡安俊(1984-),anjun19840109@163.com,男,山东淄博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文理学院讲师,博士后,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是产业空间组织;孙久文(1956-),sunjw@ruc.edu.cn,男,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是区域经济理论与规划,北京 100872;姚鹏(1986-),yaopenghhxxttxs@163.com,男,山东莱芜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是空间计量,北京 100872

年:2014
期刊名称:经济管理
卷:36
期:5
页码范围:37-44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F0522014050004)
所属部门:经济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6
浏览次数:6
基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歇尔与雅各布斯外部性”(2013M530789);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资助项目“Geography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P-1-04774)。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战略#地理版图#中国  urbanization#strategy#map#China
摘要: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出现了冒进城镇化和贫困城镇化,不仅没有有效地启动内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需。实现启动内需,城镇化必须坚守产业化为基础的原则。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新经济地理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产业化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然后,借助非农产业数据,比较分析了2001-2011年中国城市非农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的变化,探讨了“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城镇化战略。东部地区“涓滴-扩散”效应已经显现,未来城镇化的空间形态是均衡化;中西部地区集聚仍是主要态势,都市圈/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根据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的变化,将全国分为四类区域。增加值和就业都增长的区域是城镇化的重点区域,未来的重点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加值份额增加、就业份额下降的区域重视发展吸收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性;增加值份额下降、就业份额增加的区域通过产业升级和发展服务业,提高产业附加值,调整结构偏差;增加值和就业都下降的大面积连片区域,则要发展省域增长极,避免空心化。
作者其他论文



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收入空间效应——基于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经验数据分析.姚鹏;孙久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101-112.
中国城市贫困空间分异与反贫困政策体系研究.李姗姗;孙久文.现代经济探讨.2015,78-82.
贸易开放与区域收入空间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姚鹏;孙久文.财贸经济.2015,132-142.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研究--基于城市流的视角.鲁金萍;孙久文;刘玉.经济问题探索.2014,99-104.
"空间"的崛起及其对新经济地理学发展方向的影响.孙久文;原倩.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88-95.

相关话题/空间 就业 经济学院 经济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