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耕:生产方式,市场结构与人际关系的再构
外文标题:Ecological Cultivation: Re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 Mode, Market Structure and Human Relationship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吕程平[1]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北京,100095
年:2013
期刊名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卷:15
期:5
页码范围:26-34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8-7699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dkjdxxb-shkxb201305003.aspx
DOI:10.3969/j.issn.1008-7699.2013.05.003
关键词:生态农耕;社区支持农业;村社共同体;家庭农场
摘要:基于自然与农耕生产和谐共生关系的生态农耕是生态文明建设在“三农”领域的突出表现,重视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注重城市消费者与农耕者沟通的市场结构、强调社区合作的人际关系在生态农耕中逐渐呈现.农业…村社关系共同体价值回归的过程同时是劳动者的主体性与自信力重建的过程,劳动者精神则是对劳动过程价值的重新构建.生态农耕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消费者教育与培养的过程,消费者参与生态农耕认证是对市场本身进行再构的过程.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生态农耕兼具农户增收效应、社区生态效应、健康效应,促进了社区基于规模化生态农业的合作化过程,突现了其社区重建功能.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利于生态修复和环境安全的、兼业化的、体现立体循环经济的生态农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尤其应该加强对于以小农户生态农耕模式为基础的、市民参与式的、有生态文明教育体验作用的多功能生态农业的政策扶持.借助生态农业对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及社区合作因素的促进作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以生态农业为起点,探讨新时期解决包括食物质量在内的农业安全问题的途径.更新政策认识体系,发挥政策多维想象力与差异适切性.
作者其他论文
网民留言中的参与性,归属感与自由感--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10省留言数据分析.吕程平.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90-97.
文化,熵与乡村自组织演进--基于系统论视角.吕程平;刘相波.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67.
分叉,耦合与乡村有序结构的形成--以自组织回应看当代乡村建设.吕程平;刘湘波.甘肃理论学刊.2015,56-63.
生态农耕的多元收益考察.吕程平.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6),73-77.
依托试验区建设的农村发展人才的培养模式.谷莘;刘相波;白亚丽.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2007,586-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