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数字空间可能会让心灵退化 “数字自我”沉醉了谁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彭兰[1]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
年:2013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期:04
页码范围:64-65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新闻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4-3381
关键词:网络虚拟空间;形象构建;现实生活;个体行为;功利色彩;现实自我;家庭责任;行动方向;新媒体研究;行为方式;
摘要:<正>◆数字自我是指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通过个体行为完成的形象构建,其目的是实现自我认同,追求社会认同◆网络时代,不能沉溺于数字空间的自我而忽视了现实的自我。因为",彼处"的洒脱,可能成为"此处"的障碍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的场景:好友聚会,所有人都埋头盯着手机,尽管大家时不时抬头相视一笑,或偶尔蹦出几句不咸不淡的话,但显然这只是对于"此处"聚会的一种敷衍,
作者其他论文
"内容"转型为"产品"的三条线索.彭兰.编辑之友.2015,5-10.
连接与跨越.彭兰.新闻与写作.2014,1.
融合时代,新媒体教育向何方.彭兰.新闻与写作.2015,4-7.
好内容不一定能带来用户黏性--新媒体时代服务思维的转变.彭兰.新闻与写作.2015,1.
技术载动社会:中国互联网接入二十年.苏涛;彭兰.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