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的双向考察——名词的动词性与动词的交互性
外文标题:Bilateral Analysis on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 verbal noun and a commutative verb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杨慧林[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3
期:1
页码范围:92-97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CSSCI(11C0072013010009)
关键词:命名;交互性;被构成的主体;责任与回应
摘要: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中国经典的对外译介,往往意味着中国思想在其他概念系统中的重新"命名"。当代西方人文学术、特别是宗教研究中的一种悖论式描述,或可为"文化"与"传播"提供新的解说,即:名词其实是动词性的,动词其实是交互性的。厘清这一思路的根本逻辑有助于为中外思想对话提供可能的参照。
作者其他论文
“反向”的神学与文学研究——齐泽克“神学”的文学读解.杨慧林.外国文学研究.2009,31(2),127-134.
诠释与想象的空间:批评史中的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杨慧林.外国文学研究.2006,28(6),53-61.
走出西方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樊篱.杨慧;杨慧林.兰州学刊.2006,20-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教论说的六个问题领域.杨慧林.世界宗教文化.2012,11-1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杨慧林.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