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近代日本公民道德的兴起及现代转型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近代日本公民道德的兴起及现代转型
外文标题:The Rise of Japanese Civic Moral and Its Modern Transformation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李萍[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3
期刊名称:日本学刊
期:4
页码范围:123-136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D0452013040008)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公民道德;公德;国民道德论;公民馆;企业公民
摘要:"公民"是现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公民道德"则是这一主体所具有的自觉行为观念和政治认同的价值体现。公民道德在近代日本的兴起始于明治初年的思想启蒙运动,公德私德的划分、教养主义、国民道德论的提出都直接成为近代公民道德的表现形式。二战后日本完成了公民道德的现代转型,公民道德的学术研究转向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公民道德的主体由公民个体或公民社团担当,"企业公民"的出现又进一步扩大了公民道德的展示空间。
作者其他论文



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及其反思.李萍.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3-28.
从关怀伦理到人的权益保护--以新药临床试验中的受试者为例.李萍;王芳芳.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81-86.
企业社会责任正当性追问.李萍.学习与探索.2012,63-67.
近代中国"伦理"概念的再形成.李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21-28.
作为社会运动的企业社会责任论.李萍.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93-97.

相关话题/日本 社会 北京 伦理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