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儒教与公民宗教--宗教,国家与公民宗教--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孔教设想与孔教会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儒教与公民宗教--宗教,国家与公民宗教--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孔教设想与孔教会实践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干春松[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2
期刊名称:哲学分析
期:2
页码范围:3-34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2095-0047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xfx201202001.aspx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康有为;孔教;国教;公民宗教
摘要:康有为在清末民初提出了要将孔教立为国教的设想。然而,仔细研读康有为的相关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康有为对于“宗教”、“国教”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于宗教.康有为是从“教化”的意义将儒家定义为宗教,从而强调儒家的为善去恶的功能。对于“国教”,康有为是从保存中国的文化和风俗的角度来理解的,着重于塑造国民的国家意识以增强凝聚力,在这个意义上看,康有为的国教论说更接近于贝拉所提出的“公民宗教”。
作者其他论文



儒家思想与中国改革.曾亦;丁纪;干春松,等.天府新论.2015,2-35.
学术研究还是民族文化?--中国哲学的身份问题.梁涛;干春松.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1),89-95.
"儒学第三期发展"重思.干春松.学习与探索.2013,37-42.
通识教育与文明复兴.姚中秋;李强;丛日云,等.学海.2013,120-144.
"天下情怀":文化自觉的逻辑延伸.干春松.探索与争鸣.2013,23-25.

相关话题/宗教 哲学 文化 文献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