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社会批判理论:从马克思到霍耐特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社会批判理论:从马克思到霍耐特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秦慧源[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2
期刊名称:理论界
期:10
页码范围:76-79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3-6547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lj201210024.aspx
DOI:10.3969/j.issn.1003-6547.2012.10.024
关键词:社会批判;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霍耐特
摘要:批判性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始终的思想精髓。马克思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是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展开社会批判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对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进行了继承与发挥;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二代领导核心则把社会批判的矛头转向了工具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领导人霍耐特则以"为承认而斗争"为旨向对批判理论进行规范建构。批判理论主题的转换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依据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新拓展,批判理论的演变逻辑彰显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时代"在场"。
作者其他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问题澄明.秦慧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45.
《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思想:一个被遮蔽的重要内容.秦慧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4),12-16.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及其现实意义.陈飘飘;秦慧源;文东升.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47-349.
生态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秦慧源.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3,13(2),17-20.
论马克思的资本观.秦慧源.理论界.2013,4-6.

相关话题/马克思 社会 哲学 文献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