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公共存在论纲--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公共性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公共存在论纲--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公共性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谭清华[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2012
期刊名称:天府新论
期:1
页码范围:105-110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51C1272012010020)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4-0633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tfxl201201020.aspx
人气指数:2
浏览次数:2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关键词:公共存在;共同利益;国家;社会性;多样性;开放性
摘要:公共存在是人们基于共同利益和需要形成的社会存在.共同利益不是“先验”的利益形式,也不是个人“让渡”的结果,而是个别利益基于社会存在相互实现的结果.共同利益的形成及其实现,离不开人的平等和广泛地参与.公共存在具有社会性、多样性、开放性三大特点.国家仅仅是公共存在的一种形式.要理解公共行政,必须重新理解公共性.
作者其他论文



超越私人:马克思的公人思想及其规范意义探究.谭清华.教学与研究.2014,39-46.
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的公共性理念及其现实意义.谭清华.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35(3),26-31.
哲学语境中的公共性:概念,问题与理论.谭清华.学海.2013,163-167.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于阿伦特,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的比较视角.谭清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3),47-53.
从社会利益机制看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郭湛;谭清华.教学与研究.2008,16-22.

相关话题/公共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 马克思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