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近代佛教的多元发展路径——以广西梧州西竺园寺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近代佛教的多元发展路径——以广西梧州西竺园寺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刘泳斯[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2
期刊名称:宗教与民族
期:00
页码范围:367-374
增刊:不确定
语言:中文
关键词:西竺园;广西梧州;佛教协会;清凉法师;觉光法师;南华寺;人间佛教;欧阳竟无;比丘尼戒;唯识学;
摘要:一、引言对于近现代中国的佛教研究,学界的焦点常是围绕在几个主要课题上,例如:推崇杨仁山、欧阳竟无在法相与唯识学上的研究成果;关注1910年代庙产兴学冲击后,中国佛教会等全国性组织出现的意义;探讨以大虚大师为核心的佛教革新运动……即:"佛教在思想理论上、组织结构上、社会活动形式上都开始向现代宗教转化"。类似这种佛教的宗教"现代化"或"世俗化"
作者其他论文



近现代中国穆斯林人口数量与分布研究.刘泳斯;张雪松.世界宗教文化.2012,73-77.
从基督教国家到共产主义--恩格斯《英国状况》解读.刘泳斯;张雪松.党政干部学刊.2012,14-17.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哲学基础--从恩格斯《费尔巴哈论》谈起.刘泳斯;张雪松.党政干部学刊.2011,16-19.
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研究范式--略论方立天先生在中国佛学研究中的学术贡献.刘泳斯;张雪松.邯郸学院学报.2011,21(2),15-18.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张雪松;刘泳斯.中国民族报.2010,006.

相关话题/宗教 民族 广西 文献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