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预期真的驱动国际游资流入中国了吗——基于四重套利和边限协整模型的新证据
外文标题:Does Appreciation Anticipation of RMB Drive Cross-border Hot Money Flowing into China as Expected?:New Proof Based on Quadruple Arbitrage Model and Bounds Testing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赵然[1]
机构:赵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北京 100872);苏治,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北京 100081)。
年:2012
期刊名称:金融研究
期:6
页码范围:95-109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财政金融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21
浏览次数:21
基金:【基金项目】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115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22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20110016120001)、中财121人才工程青年博士发展基金、中央财经大学学科建设基金、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资助。
关键词:国际游资#人民币升值#边限协整 hot money#appreciation of RMB#bounds testing
摘要:国际游资跨境频繁转移冲击经济稳定性问题是当前金融学研究的热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国际游资加速流入中国。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国际游资流入中国的趋势出现拐点。是什么决定了国际游资的跨境流动呢?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国际游资流入的影响真的如很多人预测的那样显著吗?论文构建了一个反映流入我国的游资规模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国内外利差及国内资产价格之间内生关系的四重套利模型,并利用边限协整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认为:利差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期和长期内均与国际游资流入有显著的关联性,且房地产市场对国际游资流入规模的影响程度最大;股票市场仅在短期内与国际游资流入存在瞬时关联性,长期关联性不显著;而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国际游资流入之间无论是在2005年至2008年人民币快速升值阶段,还是量化宽松政策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劲阶段,在长期还是短期内均不具备统计显著性。
作者其他论文
结算货币选择理论研究评述.赵然;伍聪.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64-75.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锡赤经济带.赵然.中国经贸导刊.2015,21-23.
理性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可预测性与资产定价模型--基于尤金·法玛的学术贡献.苏治;陈杨龙.求是学刊.2014,65-71.
人民币还是亚元:东亚货币合作路径选择.苏治;李进.求是学刊.2013,40(4),68-75.
企业无形资产资本化与分析师盈余预测: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苏治;魏紫.会计研究.2013,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