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阐释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开[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年:2011
期刊名称:黑龙江社会科学
期:3
页码范围:63-65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经济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7-4937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ljshkx201103017.aspx
DOI:10.3969/j.issn.1007-4937.2011.03.017
关键词: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生息资本;三位一体公式;卢卡奇;物化结构;物化意识
摘要: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来源于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质.商品形式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为劳动产品的物的性质,并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进而表现为"生息资本"以及"三位一体公式".由于利息形式的产生,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对立关系让位于两类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关系.卢卡奇从资本主义的商品结构--对象性形式与主体性形式这两个方面来窥测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结构.对物化的社会结构的消除,不仅需要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且需要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对商品拜物教的破除.
作者其他论文
后金融危机视野下的分配干预理论.张开.学术交流.2011,106-111.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扩大内需之路.张开.第四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2010,63-63.
马克思对斯密和李嘉图经济学方法论的批判——基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思考.张开;张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32-137.
等价交换、等量劳动互换与干预分配.张开.经济学家.2011,99-101.
《资本论》讲坛第十四讲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胡钧;张开.改革与战略.2013,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