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绿色贸易转型政策框架及"十二五"重点政策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绿色贸易转型政策框架及"十二五"重点政策探讨
外文标题:Study on the Policy System of China's Green Trade Transformation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原庆丹[1]胡涛[2]吴玉萍[3]李丽平[4]毛显强[5]沈晓悦[6]俞海[7]庞军[8]涂莹燕[9]
机构: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29;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年:2011
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卷:36
期:3
页码范围:13-19
增刊:增刊
语言:中文
ISSN:1673-288X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jkxdt201103004.aspx
DOI:10.3969/j.issn.1673-288X.2011.03.004
基金:环境保护部2011年WTO环境与贸易谈判项目; 2011年环保公益项目
关键词:绿色贸易转型政策框架;绿色贸易手段政策矩阵;贸易政策的环境保护取向;重点政策建议
摘要:绿色贸易转型政策框架,是指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同时缓解贸易资源环境代价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贸易手段和措施构成的政策集合体系.本文基于环境保护部环境与贸易专家组(以下称专家组)多年研究探索基础上,依据贸易政策理论,构建促进绿色贸易转型的政策框架,梳理出主要绿色贸易手段的政策矩阵,并顺应“十二五”贸易政策取向和国家“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提出相应的重点政策建议:一是绿化海关进出口产品目录,进行产品环境分类管理;二是制定实行以征收出口环节的环境关税为主导的绿色贸易政策;三是对生态标志产品实施出口退税差别税率政策;四是推行鼓励进口替代政策,促进节能减排;五是及时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防范外商直接投资西部转移的环境风险;六是制定企业境外投资国别指导目录,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延伸至境外投资项目;七是健全进口废物贸易政策,有效防范废物贸易环境风险;八是适度提高人民币汇率,促进绿色贸易转型.
作者其他论文



构建以科研为导向的博士生选拔和激励机制--基于博士生科研绩效测度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李艳丽;王俊;胡涛,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3-46.
我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投资与贸易环境影响的估算研究.曹春苗;胡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77-80.
国内外节能减排政策研究综述.庞军.生态经济.2008,136-138.
中国能源密集型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机遇及行动建议.王雪臣;庞军;冯相昭,等.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5(2),110-116.
"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利用政策的思考.庞军;张婷婷;冯相昭,等.环境经济.2011,42-46.

相关话题/政策 贸易 环境 北京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