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心理距离的传播学溯源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心理距离的传播学溯源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景云[1]高贵武[2]
机构:[1]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年:2011
期刊名称:现代传播
期:3
页码范围:47-51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G0482011030008)
所属部门:新闻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7-8770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dcb201103008.aspx
人气指数:2
浏览次数:2
关键词:传播;心理距离
摘要:在传播学领域,心理距离体现为传播参与者在认知、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差异程度,受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社会距离的影响.由于缺乏直接的研究成果,只能从隐含的脉络中对传播中的心理距离进行探源性梳理.传播参与者之间的同质性与差异性、传播中"距离的矛盾"、经典传播理论发展的轨迹以及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方式,是本研究的四个切入点.
作者其他论文



科学搭台娱乐唱戏--从《最强大脑》的成功看科普节目的发展之路.高贵武;邝西曦.东南传播.2014,76-77.
电视民生新闻的拓展与提升--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报道说起.高贵武;寸洋.新闻与写作.2012,30-34.
重庆卫视改版:"另辟蹊径"的背后深意.高贵武;柏莹;颜清华.新闻与写作.2011,28-31.
网络主持人的源流,特质与发展.高贵武;邓燕玲.新闻与写作.2011,32-35.
"脱口秀"的拓展空间与新闻信息的另类消费——"壹周立波秀"高收视的缘由与启示.高贵武;邓燕玲.新闻与写作.2010,23-25.

相关话题/传播 新闻 心理 写作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