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性经验:让马克思出场的场所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文喜[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1
期刊名称:理论学刊
期:6
页码范围:64-68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2-3909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lxk201106015.aspx
DOI:10.3969/j.issn.1002-3909.2011.06.015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马克思出场;文本;幽灵性经验
摘要:在后现代主义学术景观中,有关“如何让马克思出场”的一些最激愤人心的作品是与德里达等人的名字相联系的,在他们看来,出于文本的异质性,像“真正的”马克思以及马克思的“真正的”作品是不存在的.出于同一理由,传统的让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有一种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一种派生和模仿的解构关系,只是一种为不断变化和置换的关系之“正名”的过程.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本义只在幽灵性经验中找到洞开的瞬间.这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阐释的异议无疑仍属肤浅理解,也有它的“软肋”——“解构的语言”所具有的“随意的、诗意的不着边际、无中生有、声东击西”或“无底棋盘上的游戏”等等为人诟病之处,但它却揭示了真正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理论不断地被哲学确定性体系的概念尤其是沿着精确化思维所强化的局限性.幽灵性的经验在此一意义上有时还真的具有深入性和创造性.
作者其他论文
哲学问题之再思:从形式到结构.张文喜.湖南社会科学.2014,12-17.
自然演化抑或人文教化:对新自然主义的一种批评.王鹏飞;张文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41.
政治上的左翼思潮调查中的列宁.张文喜.学习与探索.2014,19-26.
依马克思《巴黎手稿》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一种评论.张文喜;赫雪.理论学刊.2015,73-80.
政治哲学概念性理解的两种进路及其启示.张文喜.学术研究.2014,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