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论党的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演变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卫小将[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年:2011
期刊名称:探索
期:3
页码范围:138-142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7-5194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tans201103029.aspx
关键词:社会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隐性到显在、从理念到理论、从边缘到中心"的渐进历程.它初萌于第一代中央领导,隐性产生于第二代中央领导,初步发展于第三代中央领导,显性成熟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具体阐释为:社会建设的许多话语和理念弥散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论断中;邓小平初步将其条理化、成型化;江泽民进一步发展,使其趋于显性化、实践化;胡锦涛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使其显性化、理论化和系统化.
作者其他论文
学术发展与跨越:抗争政治理论的本土化尝试读《"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姜利标;卫小将.社会.2013,33(1),225-240.
主体性的再思与打造:社会工作视阈中的农民工.卫小将;何芸.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100-105.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进展--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相关精神.张永光;卫小将.探索.2011,139-143.
民俗宗教与村庄政治:山西义村"三官大帝"供奉之考察.卫小将;尚立富.民俗研究.2013,99-107.
狂热分子的"疯狂"与"理性".卫小将.中国图书评论.201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