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化、制度化之下的积极有为——国际NGO在中国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徐莹[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年:2011
期刊名称:绿叶
期:03
页码范围:56-64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国际关系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4-3004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制度;NGO;国际政治;国际社会;政府政策;价值认同;中心模式;主权国家;非国家行为体;
摘要:国际NGO可分成操作类组织和倡导类组织,它的功能就微观层面而言,包括赈灾和紧急援助,推动和维护某项特定事业并试图影响政府政策和实践。就宏观层面而言,它冲击了国际政治的国家中心模式,促进国际社会整体的价值认同,促成国际制度容纳全球正义的各种理念。越来越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广泛涉入中国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中国对国际NGO应保持"积极有为的开放态度",并使其在中国的活动得以法制化和制度化。
作者其他论文
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的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研究.唐鑛;徐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24(6),5-10.
我国劳动关系转型与集体劳动关系治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2010年年会观点综述.路军;徐莹;吕梦捷.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88-91.
中国与气候变化类国际组织的互动关系.徐莹.理论视野.2012,63-65.
残缺的独立性:国际非政府组织首要结构性困难解析.徐莹.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108-112.
中国面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倡导"下的战略应对.徐莹.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