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构的进步与立法技术的缺憾——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证人制度”评述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赵珊珊[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年:2011
期刊名称:证据科学
期:06
页码范围:667-685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4-1226
关键词:证人;鉴定人;警察;出庭作证;证人权利
摘要:《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证人制度"作出大幅修改:完善强制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确立强制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构建证人权利体系。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初步建立,"证人制度"建构取得重大进步。然而,立法技术的缺憾造成这种制度建构希冀凸显的立法理念并未被完全表达,期盼达到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证人制度"在具体规则设计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证人、鉴定人、警察出庭作证的案件范围界定不清,书面证言的证据能力未作规定等。刑事诉讼法修改应转变立法技术思维模式,使立法向"精细化"方向迈进。
作者其他论文
司法鉴定主体格局的中国模式--以刑事诉讼法为范本的分析.赵珊珊.证据科学.2013,21(1),61-69.
从惩罚走向预防--中国政府加入《禁止酷刑公约任择议定书》相关问题研究.赵珊珊.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30(3),107-119.
国际视野下的绝对禁止酷刑理论.赵珊珊.比较法研究.2013,95-103.
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探析.赵珊珊.卷宗.2015,5(9),208-209.
从惩罚走向预防——中国政府加入《禁止酷刑公约任择议定书》相关问题研究.赵珊珊.政法论坛.2012,1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