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方绘画现代性的发生——19世纪末欧洲画坛的“日本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娑撯偓閺夘垰銈堕懠鍓佹畱闁藉崬姘ㄩ崣顖欎簰娑旀澘鍩岄懓鍐埡娑撴挷绗熺拠鎹愮カ閺傛瑱绱�
2娑撳洨顫掗懓鍐埡閻㈤潧鐡欐稊锔肩礄妫版ê绨遍妴浣筋潒妫版垯鈧礁鍙忔總妤勭カ閺傛瑱绱氶崣濠傚坊楠炲婀℃0姗堢礉濞戠數娲�547閹碘偓闂勩垺鐗�4娑撳洣缍戞稉顏団偓鍐埡閼板啫宕ユ稉鎾茬瑹缁夋垹娲伴妴浣解偓鍐埡閸忣剙鍙$拠鎾呯礄閺€鎸庝笉閼昏精顕㈤弫鏉款劅閿涘鈧拷40缁夊秳绗撴稉姘鳖敋婢诡偓绱欓柌鎴g€虹涵鏇烇紜閵嗕府BA閵嗕礁娴楅梽鍛櫌閸旓紕顢氭竟顐犫偓浣规煀闂傝绱堕幘顓狀敋婢诡偁鈧胶銇炴导姘紣娴f粎顢氭竟顐ょ搼閿涘鈧拷28缁鎮撶粵澶婎劅閸旀稓鏁电涵鏇氱瑩娑撴哎鈧拷1130缁夊秶绮¢崗鍛婃殌閺夋劑鈧拷
文献详情
西方绘画现代性的发生——19世纪末欧洲画坛的“日本主义”
外文标题:The Genesis of Modernity in Western Painting: The Japonisme in European Paintings at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李科林[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年:2011
期刊名称:文艺研究
期:4
页码范围:128-134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I0202011040016)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日本浮世绘;日本版画;欧洲绘画;日本工艺品
摘要:19世纪的欧洲画坛正处于自我革新的阶段。新技法开始对绘画新的可能性做出探索,酝酿着全新的理念。正值西方绘画向现代性转折之际,日本工艺品走进了西方艺术家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也正是在同一时期,西方绘画在日本社会引发了绘画以至于文化的全面变革。如何评价日本绘画对于西方绘画的影响?在这场东西方的交流中,对于西方绘画而言,是否只有"固守自身"和"法日本"两种选择?本文以日本浮世绘流入欧洲画坛这一历史事实为基础,探讨在西画走向现代性的转折中,日本这一外来文化到底在何种意义上发挥了影响作用,并以此反思在当下的文化交流中,文化间的差异如何成为我们发掘传统、更生文化的契机。
作者其他论文



时间概念与形而上学--比较康德,海德格尔和德勒兹的时间理论.李科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6),60-66.
时间的生命内涵--德勒兹的时间概念.李科林.世界哲学.2012,99-108.
从象形绘画到形象绘画--论德勒兹的创造美学.李科林.世界哲学.2010,57-65.
断裂与延续——论新世纪法国美学思想.李科林.文艺争鸣.2013,19-23.
美的虚实之辨——读张法《美学导论》.李科林.文艺争鸣.2011,87-90.

相关话题/绘画 日本 欧洲 哲学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