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制度原因:主流文献的讨论
外文标题: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A Survey of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杰[1]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年:2010
期刊名称:金融评论
卷:02
期:5
页码范围:1-7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财政金融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4-7690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rpl201005001.aspx
基金: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关键词:金融制度;金融改革方式;银行体系的制度结构;国家举债的金融方式
摘要: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文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制度机理多有阐发.McKinnon发现了中国金融改革方式选择的特殊性,借助"金融剩余"、"金融控制"等概念,他勾画了"金融支持型"经济增长的大致轮廓,世界银行和Maddison则分别通过强调"初始条件"和居民储蓄的重要性而佐证了上述观点.一些文献对经济改革中银行体系的制度结构与行为方式有所刻画,它们发现,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银行体系的高不良贷款、高盈利、高流动性与经济的高增长长期并存不悖.另外一些文献进一步觉察到,在国家财政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依赖金融方式实现巨额债务融资构成改革中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邹至庄与陈志武等华裔主流学者则试图深入到历史文化层面探究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金融制度机理.
作者其他论文
亚洲正在形成"中国秩序"?.张杰.中国经济信息.2014,17-17.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共生抑或掠夺.张杰;吴迪.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77-90.
为什么出口会抑制中国企业增加值率?--基于政府行为的考察.张杰;刘元春;郑文平.管理世界.2013,12-27.
现阶段中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锁定"效应的分析.张杰;杨连星.江苏社会科学.2013,29-35.
中国企业间货款拖欠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张杰;冯俊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8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