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中的被害人行为的效力依据
外文标题:On the Basis of Effect of Victim Behavior in Criminal Law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肖中华[1]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年:2010
期刊名称:刑法论丛
卷:1
期:1
页码范围:98-127
增刊:增刊
语言:中文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flc201001005.aspx
关键词:效力依据;被害人行为;有限处分;责任减轻;恢复性司法
摘要:被害人行为的效力依据是说明被害人行为对行为人行为的定罪量刑为什么能产生法律上的效果的问题.被害人同意行为的效力依据是被害人实体权益处分的理论与国家干预理论相结合,简言之即有限处分理论;被害人过错行为的效力依据应为“责任减轻说”,包括责任自负、责任转化和责任减轻三个核心内容;被害人谅解行为的效力依据为程序主体性理论、恢复性司法理论和刑法谦抑性理论,三种不同的被害人谅解行为的效力依据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刑事和解的效力依据主要侧重于恢复性司法理论,单方谅解行为的效力依据主要侧重于程序主体性理论,出于谅解的不追究行为的效力依据主要侧重于刑法谦抑性理论.
作者其他论文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根基.肖中华;李耀杰.法治研究.2014,40-47.
科研人员假借他人名义套取课题经费的行为性质辨析.郎雨竹;肖中华.中国检察官.2014,65-68.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相关制度比较.肖中华;李耀杰.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23(2),111-123.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肖中华.法治研究.2014,97-108.
科研人员不当套取国家科研经费不应认定为贪污罪.肖中华.法治研究.2014,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