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
外文标题:Social Mutual-construction: Summary and Essenc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杨敏[1]
机构: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08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年:2010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研究
期:4
页码范围:102-107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语言:中文
ISSN:1000-4769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hkxyj201004021.aspx
DOI:10.3969/j.issn.1000-4769.2010.04.021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互构论;社会互构
摘要:"社会互构论"以现代性之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为背景性视域,着力理解和阐释多元社会行动主体间的相互型塑、同构共生关系."社会互构论"认为,"社会互构"体现了现时代社会现象及过程中蕴涵的根本性和实质性的关系机制,"我们身处于社会互构的时代".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主题,"社会互构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对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给予了具体思考."社会互构论"主张,社会学理论具有内在的实践性和价值性,真正的社会学必是且只能是实践的社会学.当代中国社会实践领域发生的结构性巨变,为中国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宽阔视野、重大题材和现实养料.这也决定了"社会互构论"是一个仍在继续发展和丰富的社会学理论.
作者其他论文
"就地上楼":新型城镇化社区的实现形式.张本效;郑杭生.甘肃社会科学.2014,1-5.
"社会互构论"视阈下社会复合主体参与及互构机制.郑杭生;尹雷.甘肃社会科学.2015,4-7.
中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视野,举措与意涵--三中全会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启示.郑杭生;邵占鹏.江苏社会科学.2014,66-74.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实盘工作探析.武宝瑞;迟爱荣;杨敏.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9),250-253.
舆论焦点掩盖下的中国阶层流动现实.郑杭生;邵占鹏.人民论坛.201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