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与"现代人":《人的文学》的人文话语透视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杨晓帆[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年:2009
期刊名称:文化与诗学
期:2
页码范围:224-238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ISSN:978-7-301-194218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hysx200902013.aspx
关键词:人的文学;人道主义;人文主义
摘要: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一文,向来被认为是以欧洲人道主义精神具体化了文学革命的基本内容与根本意图.本文则引入欧文·白璧德对“人文”与“人道”两种人文话语的区分,尝试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与周作人自身的思想演变中,还原“人的文学”主张的内在危机与复杂内涵.一方面,这一主张围绕个人主义话语确立了“伦理自然化”的新道德,呼应了“新文化运动”反传统的时代主调,以形塑“现代人”的基本特质确立起新文学之内涵与意义.另一方面,对比吴宓等学衡派文人围绕“以文立人”提出的不同主张,它又暴露出从传统伦理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现代人”在参与建构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必然遭遇的困境,对新文学之最初设想提出挑战.周作人40年代关于“儒家人文主义”的种种论述,正可以看做是他在人文话语内部重新思考传统与现代之关系后,对“人的文学”做出的新的调整.
作者其他论文
知青小说如何"寻根"--《棋王》的经典化与寻根文学的剥离式批评.杨晓帆.南方文坛.2010,40-49.
重识郑振铎早期文学观中的情感论--对文齐斯德《文学批评原理》的译介与误读.杨晓帆.河北学刊.2010,30(5),106-111.
流浪者与"讲故事的人"--读《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杨晓帆.理论与创作.2011,37-38.
当个人不仅仅是"个人".杨晓帆.社会观察.2011,26-27.
历史重释与“新时期”起点的文学想象——重读《哥德巴赫猜想》.杨晓帆.文艺争鸣.2013,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