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裸捐"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1

文献详情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裸捐"精神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陈劲松[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年:2010
会议名称: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论坛
会议论文集: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论坛论文集
页码范围:180-182
会议地点:北京
会议开始日期:2010-12-10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语言:中文
关键词:社会工作;慈善事业;传统文化
摘要:  慈善事业无疑是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裸捐”则是最近兴起的有关慈善事业的一个网络语言,由此引发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慈善精神的一些争论。本文认为,对于传统中国的慈善文化或观念,不应将莫须有的污名滥加其上,而是应该尽其所能的加以转化,从中引发、促进现代慈善精神的产生,以利于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
作者其他论文



灵性实践的误区与社会工作的介入.陈劲松.学海.2013,88-94.
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福利体系的重构与社会认同的转型.陈劲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2),31-38.
共识,分歧与趋势: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三十年.陈劲松.河北学刊.2009,88-92.
网络社会的特征及其社会管理创新.陈劲松.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9.
现代化的进程与环境问题.陈劲松.甘肃社会科学.2007,11-16.

相关话题/社会 北京 社会工作 人口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