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空白刑法规范的特性及其解释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1

文献详情
空白刑法规范的特性及其解释
外文标题:The Norm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complete Strafrechtsnorm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肖中华[1]
机构:肖中华,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年:2010
期刊名称:法学家
期:3
页码范围:64-72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D0572010030008)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本文系2008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空白刑法的规范解释”的最终研究成果。
关键词:空白罪状#规范保护#解释路径#目的解释#体系解释
摘要:空白罪状由于概括性的委任立法使得规范弹性具有难以避免性和合理性,法律概念的相对性更为明显,部门法规范的易变性也使得其容易出现偏离立法规范目标的情况,对其必须进行刑法的独立规范判断,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提倡双向对应的规范解释路径,能够有效地实现概括的类型化转向具体的定型化,获得规范与事实的一致。由于罪刑法定在技术上并无制约作用,因此规范解释空白罪状时,重要的是合理运用解释方法,以得出妥善结论,注重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可以有效地实现刑法的规范保护任务。
作者其他论文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根基.肖中华;李耀杰.法治研究.2014,40-47.
科研人员假借他人名义套取课题经费的行为性质辨析.郎雨竹;肖中华.中国检察官.2014,65-68.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相关制度比较.肖中华;李耀杰.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23(2),111-123.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肖中华.法治研究.2014,97-108.
科研人员不当套取国家科研经费不应认定为贪污罪.肖中华.法治研究.2014,53-57.

相关话题/刑法 法学院 中文 中国人民大学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