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民族志”:马林诺夫斯基与格尔茨
外文标题:Doing Ethnography: Bronislaw Malinowski and Clifford Geertz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胡鸿保[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
[2]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年:2010
期刊名称:世界民族
期:1
页码范围:38-44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语言:中文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格尔茨;民族志;文化科学;文化解释
摘要:自20世纪20年代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人类学现代田野工作范式之后,对民族志撰写的理解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批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尽管"文化科学"和"文化解释"无疑存在理论视角上的差别,但是民族志方法始终是现代人类学不可动摇的基石。最关键的问题既不在于理论范式之间的分野,也不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划界,而在于实践者对这些差异的清醒认识和灵活把握。
作者其他论文
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相关概念辨析--兼谈学术流派与国家传统的关系.张丽梅;胡鸿保.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8-132.
从香港小姐到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读《黄淑娉评传》.胡鸿保.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3),1-3.
看"礼乐",悟传承--《清前期宫廷礼乐研究》读后.胡鸿保.满语研究.2014,141-144.
试述民俗内涵的流变.马伟华;胡鸿保.广西民族研究.2006,96-100.
碧海丹心--读《粤海虞衡(卅)一秋--伍锐麟调查报告集》有感.黄娟;胡鸿保.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