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道统"论的文化史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高云鹏[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年:2009
期刊名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卷:33
期:3
页码范围:90-92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0-5226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ysfdxxb-skb200903025.aspx
DOI:10.3969/j.issn.1674-5450.2009.03.025
关键词:道统 苏轼 儒学
摘要:苏轼根据自己时儒学发展的理解排列了"孔子-孟子-韩愈-欧阳修"这样一条"道统"传承的谱系.苏轼本人还以"道统"的继承者自居,积极投身于"斯文"的建设事业之中.苏轼"道统"论的提出建立在他对孟子心性儒学的信奉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关切的基础之上,体现了苏轼对儒道本质的看法--重视"士人"的内在修养并将儒道发扬光大.苏轼的"道统"论从侧面反映了唐宋两代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转折,它在儒学史上的意义是应该受到重视的.
作者其他论文
苏轼"随物赋形"说新论.高云鹏.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9-126.
浅论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的学理依据.高云鹏.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15-18.
苏轼的"审丑"理论阐释.高云鹏.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4),52-58.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穷"与"工"关系理论论略--兼谈苏轼"穷"与"工"关系理论的意义.高云鹏.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7),1-6.
苏轼研究的一种"范式"--论《朱靖华古典文学论集》的特点及对中国古代作家研究的意义.冷成金;高云鹏.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4),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