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八九十年代的省思与西方的生态神学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1

文献详情
八九十年代的省思与西方的生态神学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杨慧林[1]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年:2009
期刊名称:理论学刊
期:6
页码范围:108-110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语言:中文
ISSN:1002-3909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lxk200906026.aspx
DOI:10.3969/j.issn.1002-3909.2009.06.026
关键词:生态批评;新世纪;思想学术建构
摘要: 伯林的书我也很喜欢看,<浪漫主义的根源>恰好提到为什么浪漫派那么重要,就是因为整个浪漫派是把西方思维方式赖以生存的三个根基给拆掉了.其实,从基督教角度看世界,也不是说反正世界是一样的,基督教神学是直接参与浪漫派的,像施莱尔马赫,他们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其他论文



“反向”的神学与文学研究——齐泽克“神学”的文学读解.杨慧林.外国文学研究.2009,31(2),127-134.
诠释与想象的空间:批评史中的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杨慧林.外国文学研究.2006,28(6),53-61.
走出西方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樊篱.杨慧;杨慧林.兰州学刊.2006,20-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教论说的六个问题领域.杨慧林.世界宗教文化.2012,11-1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杨慧林.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48.

相关话题/外国文学 文学 宗教 中文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