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回归马克思主义——欧美学术界劳动过程理论争论的新动向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回归马克思主义——欧美学术界劳动过程理论争论的新动向
外文标题:Return to Marxism:New Trend in Debates over the Labor Process Theory in the Academia of Europe and America
文献类型:报纸
作者:谢富胜[1]李安[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报纸名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版位:112~117
报纸日期:2009-01-01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劳动过程#生产力#社会化#增殖#再生产
摘要:布雷弗曼和布若威之后,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趋向于多元化,对主体性的建构和解构逐渐成为了劳动过程理论的主流研究动向。这使得劳动过程理论日渐偏离了马克思的分析思路和原初的发展方向。阿德勒呼吁劳动过程理论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并从生产力的社会化和增殖对社会化的阻碍两个方面分析了劳动过程的动态变迁。然而,阿德勒的理论需要进一步考虑到社会再生产的背景、工人技能对资本积累要求的适应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扬弃的现实性。
作者其他论文



马克思有人力资本理论吗?--与顾婷婷,杨德才商榷.李连波;谢富胜.当代经济研究.2015,233(2),25-31.
碳市场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吗?--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谢富胜;程瀚.教学与研究.2014,20-27.
马克思放弃利润率趋于下降理论了吗--MEGA2Ⅱ出版后引发的新争论.谢富胜;汪家腾.当代经济研究.2014,21-28.
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相容.谢富胜;邓建伟.教学与研究.2001,23-29.
主体性与劳动过程研究的后现代转向.谢富胜;李钟瑾.教学与研究.2013,31-38.

相关话题/过程 劳动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 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