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建构中国文物警察制度初探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建构中国文物警察制度初探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胡娟[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年:2009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期:11
页码范围:141-143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42C0172009110032)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关键词:文物执法;文物警察;建构;制度;实践经验
摘要:我国是文明古国,文物数量多、分布广、保护难度大。当前文物毁损和流失的主要原因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产生这种现象的体制性原因在于监管主体缺位、监管手段有限。必须进一步加强文物执法力量,才能有效地将文物保护的法律条文转变为实际行动。国外文物警察制度、国内专业警察制度的实践以及我国部分地方文物警察制度的探索,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警察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的经验。
作者其他论文



高等教育行业自律:美国经验与中国探索.胡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0-67.
我国不同时期个人高等教育经历与收入关系的比较研究.沈健;胡娟.教育科学.2012,28(3),48-53.
关于高等学校学术权力的几点思考.纪宝成;胡娟.中国高教研究.2010,1-4.
基于三维全景技术的数字矿山漫游系统.周亦鹏;胡娟.金属矿山.2012,116-120.
关于建立中国研究型大学联合会的思考.胡娟;李立国;王亚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4),148-156.

相关话题/文物 法学院 中文 经验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