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家对外传播载体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国家对外传播载体解析
外文标题:Analysis of Channels in State’s External Commun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刘小燕[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学院副教授.国际传播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100872

年:2009
期刊名称:国际新闻界
期:9
页码范围:29-34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G0592009090005)
所属部门:新闻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基金项目]本文为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府对外传播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号为:07BXW019。
关键词:国家对外传播#政治外交载体#文化外交载体#经济外交载体  State's External Communication#Political Diplomacy Channel#Cultural Diplomacy Channel#Economic Diplomacy Channel
摘要:与传统上将大众传媒作为国家对外传播载体的认知有所不同,笔者基于“国家对外传播=国家(对外)行为+解释国家(对外)行为”这一框架,将“国家对外传播的载体”定义为国家的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文化外交、经济外交、能源外交、体育外交及舆论外交等。本文讨论的正是其在国家对外传播中的载体功能。
作者其他论文



"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中共党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霍仟;刘小燕.新闻前哨.2014,84-85.
论政府传播的客体--"利益相关者"视角.刘小燕;崔远航.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4),128-134.
社交媒体在社会事件中的"动议"释放.刘小燕.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6),133-140.
政治传播中微博动员的作用机理.刘小燕;赵鸿燕.山东社会科学.2013,114-117.
作为政府与公众间距离协调机制的网络政治沟通研究.刘小燕;崔远航.新闻大学.2013,105-112.

相关话题/外交 传播 政治 政府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