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际视野下的分析,比较与展望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张浩淼[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年:2008
会议名称:第三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
会议论文集:第三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论文集
页码范围:1062-1071
会议地点:北京
会议开始日期:2008-11-01
语言:中文
关键词:生活保障制度;最低收入;支持制度;社会救助
摘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核心,具体从对社会救助的分类而言,它属于普遍型的最低收入支持制度。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国虽然建立起了在OECD国家基本普及、在发展中国家难得一见的普遍型最低收入支持制度,但是中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这些国家的制度相比,在标准的设定与调整、家计调查、待遇提供和工作激励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一方面,某些差异是中国转型期特殊情况下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存在的差异说明中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初级的、不完善的,是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制度中借鉴一些有益经验的。基于以上分析与比较,本文认为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取向应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一是加强中央政府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责任,注重实现公平;二是促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反贫困领域的其他政策与制度的有机结合,注重提升效率;三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身。注重增加科学性。
作者其他论文
我国城市贫困救助政策调整的动因探析.张浩淼.理论探索.2008,101-103.
中,韩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比较研究.张浩淼.山东社会科学.2008,31-34.
协调视角下的社会救助.张浩淼.社会科学研究.2007,111-113.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变迁的转折点与决定因素.张浩淼.改革与战略.2008,24(11),15-17,22.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再思考.张浩淼.长白学刊.2008,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