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老树上开新花老典型放异彩--评第17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作品《申纪兰的市场观》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老树上开新花老典型放异彩--评第17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作品《申纪兰的市场观》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刘保全[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研究员

年:2008
期刊名称:新闻三昧
期:5
页码范围:51-52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新闻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3-5966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wsm200805030.aspx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新闻采写;申纪兰;人物通讯;新闻精品;四季歌;新闻文体;市场观;党总支副书记;吴仁宝;
摘要:在新闻采写中,有一些被称为老生常谈的主题即老主题.如经常性的工作报道、成就报道、厂矿企业的生产情况报道、以及大量涉及民生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报道.认真写好这些报道,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无疑是具有指导性和服务性的.如果将这些老主题的新闻写成老面孔,"似曾相识"或"早已相识",便会失去新鲜感,就不会受读者欢迎.那么,怎样把老主题的新闻写出与众不同的新意来,使之成为新闻佳作呢?荣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作品<申纪兰的市场观>一稿(原载((长治日报>2006年12月9日),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作者其他论文



谈新闻写作中的"概括"--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刘保全.新闻爱好者.2014,75-77.
精品评论的"三要素"--评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乐凯胶卷停产,泊头火柴破产说开去》.刘保全.新闻与写作.2014,72-73.
为时而著 以新立言--评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富豪相亲"浊化社会空气》.刘保全.新闻与写作.2014,105-106.
记录兰考"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新闻佳作--评第23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刘保全.新闻与写作.2014,89-91.
为时而著的一篇新闻佳作--评第24届"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一等奖作品.刘保全.新闻与写作.2015,75-76.

相关话题/新闻 写作 市场 工作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