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金融支持机制转换与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金融支持机制转换与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
外文标题:How to Evaluate the Chinese Patter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杰[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年:2008
期刊名称:财贸经济
期:2
页码范围:37-40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F0672008020009)
语言:中文
ISSN:1002-810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mjj200802009.aspx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专项资金的支持,特表谢意
关键词:金融支持机制 "中国模式" 金融发展道路选择 渐进改革
摘要:本文着眼于改革以来中国金融支持机制转换的角度,认为中国的金融发展正处在由基于国有金融体系的政府支持逻辑向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逻辑转换的重要时期,有效的金融发展模式远未定型,因此,不能盲目地追捧"中国模式".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金融发展模式的形成绝非人为"自上而下"设计和打造的结果,而是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一系列制度变革与政策调整绩效的结晶.一种稳定而有效的金融发展模式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凝结各个利益主体的共同偏好,由此也决定了模式形成过程的渐进性与长期性.
作者其他论文



亚洲正在形成"中国秩序"?.张杰.中国经济信息.2014,17-17.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共生抑或掠夺.张杰;吴迪.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77-90.
为什么出口会抑制中国企业增加值率?--基于政府行为的考察.张杰;刘元春;郑文平.管理世界.2013,12-27.
现阶段中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锁定"效应的分析.张杰;杨连星.江苏社会科学.2013,29-35.
中国企业间货款拖欠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张杰;冯俊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87-98.

相关话题/金融 经济 逻辑 政府 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