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本体,境界与世界--中国哲学如何走向未来
外文标题:Entirety, Ontology, Bourn and World——How Chinese Philosophy Goes towards the Futur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向世陵[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哲学博士
年:2008
期刊名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1
页码范围:15-17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1-840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jlt-rwshkxb200801003.aspx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中国哲学;世界哲学;金身;当代新儒家;思维成果;杜维明;五经博士;理论体系;立政;人格塑造;
摘要: 按照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术分科,"中国哲学"是位列"哲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原称"中国哲学史".顾名思义,其研究领域主要就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哲学思辨及其成果.然而,审视一下中国今天的学术界,不论其所擅长者是何方学术,也不论其对中国哲学究竟有多少了解,往往都喜好在其著述中插进几个"子曰",否则不足以显示出水平;而最新的进展,是发现可以利用先贤的文本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这都说明"中国哲学"在目前,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也成为一种时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捧.尽管这样做的动机各异,在整体上仍体现了社会对中国哲学价值的承认,显示了中国哲学前景的美好.
作者其他论文
理想之治的社会调节--以礼乐和合为中心.向世陵.探索与争鸣.2014,86-90.
张栻的"性善"论说.向世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9.
陈应润对图书学的质疑和批评.向世陵.周易研究.2014,67-71.
陈献章哲学的"变易"论说.向世陵.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1),5-9,26.
仁心,觉心与本心--朱熹心论三议.向世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