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改革开放30年:日趋成熟的中国社会学--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改革开放30年:日趋成熟的中国社会学--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
外文标题:The 30 Year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ncreasingly Mature Chinese Sociology——Several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ology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郑杭生[1]
机构:[1]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主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特邀教授100872

年:2008
期刊名称:江苏社会科学
期:3
页码范围:1-9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32C0192008030001)
语言:中文
ISSN:1003-8671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shkx200803001.aspx
DOI:10.3969/j.issn.1003-8671.2008.03.001
关键词:科学性与价值性;经验性与理论性;建设性与批判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本土性与国际性
摘要:本文从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五个问题--科学性与价值性、经验性与理论性、建设性与批判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本土性与国际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学30年来.在这些问题上从不成熟到较为成熟的曲折历程.这些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和把握.关系到社会学学科和社会学知识的性质、作用、对待社会的态度,关系到当代中国社会学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学人才,能否实现某种原创的知识创新,能否在国际社会学界占有应有的一席之地.能否在学科和学术的话语权方面做出当代中国社会学家自己的贡献.要正确把握这些成对的关系,就要真正认识它们既有"非此即彼"的一面,又有"亦此亦彼"的一面的辩证性.避免片面强调一个方面的极端性;就要总结和汲取各国和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深入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在改造黑格尔思想时所阐发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并以之为指导.以我为主地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学不断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更加成熟,力求避免各种幼稚病.
作者其他论文



"就地上楼":新型城镇化社区的实现形式.张本效;郑杭生.甘肃社会科学.2014,1-5.
"社会互构论"视阈下社会复合主体参与及互构机制.郑杭生;尹雷.甘肃社会科学.2015,4-7.
中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视野,举措与意涵--三中全会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启示.郑杭生;邵占鹏.江苏社会科学.2014,66-74.
舆论焦点掩盖下的中国阶层流动现实.郑杭生;邵占鹏.人民论坛.2014,6-11.
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创刊十周年(笔谈).李文海;马绍孟;郑杭生,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11(1),1-10.

相关话题/社会学 社会 社会科学 中文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