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想像——安德烈·马尔罗小说创作美学
文献类型:图书
作者:刘海清[0]
机构:外国语学院
出版年度:2008
出版地:国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0889-6/I.
总字数:240000
出版日期:2008-11-04
摘要:安德烈·馬爾羅在《命運未卜的人和文學》中指出二十世紀小說與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最大區別在于,小說不再是作家對現實的翻版和復制,而是一種“寫作的想像” 。馬爾羅初涉文壇時的幾部短篇小說塑造了一種離奇、荒誕、非理性的風格,表現了戰后人們彷徨焦慮的心態。曾經有人以“馬爾羅想像世界”的名義研究這種奇特怪誕的風格在其小說世界中的延續和變形。但是筆者認為,馬爾羅提出的“寫作的想像”并不等同于一般心理學意義上的非理性、無意識的一面,而是一種有意識的創造,體現了形式與意義,視覺性與寓意性的完美融合。本項研究的創新性在于提出馬爾羅“寫作的想像”源于他“想像中的博物館-圖書館”,源于他的美學思想。追根溯源,馬爾羅的小說創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他的藝術觀的影響,因為他曾指出,《我寫過一些小說,但我不是小說家。我從少年時代以來一直生活在藝術之中》 。實際上,馬爾羅的小說創作階段正是他的藝術觀逐漸形成的時期,后期的藝術論著只不過是他對前期觀點的總結和發揚。他主張所有的文學和藝術作品都源于一種想像,并將藝術史劃分為“超自然性”、“非現實性”和“超時間性” 三個階段,并在第三階段強調了“想像中的博物館”的概念,隨著現 ...More
安德烈·馬爾羅在《命運未卜的人和文學》中指出二十世紀小說與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最大區別在于,小說不再是作家對現實的翻版和復制,而是一種“寫作的想像” 。馬爾羅初涉文壇時的幾部短篇小說塑造了一種離奇、荒誕、非理性的風格,表現了戰后人們彷徨焦慮的心態。曾經有人以“馬爾羅想像世界”的名義研究這種奇特怪誕的風格在其小說世界中的延續和變形。但是筆者認為,馬爾羅提出的“寫作的想像”并不等同于一般心理學意義上的非理性、無意識的一面,而是一種有意識的創造,體現了形式與意義,視覺性與寓意性的完美融合。本項研究的創新性在于提出馬爾羅“寫作的想像”源于他“想像中的博物館-圖書館”,源于他的美學思想。追根溯源,馬爾羅的小說創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他的藝術觀的影響,因為他曾指出,《我寫過一些小說,但我不是小說家。我從少年時代以來一直生活在藝術之中》 。實際上,馬爾羅的小說創作階段正是他的藝術觀逐漸形成的時期,后期的藝術論著只不過是他對前期觀點的總結和發揚。他主張所有的文學和藝術作品都源于一種想像,并將藝術史劃分為“超自然性”、“非現實性”和“超時間性” 三個階段,并在第三階段強調了“想像中的博物館”的概念,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進步和人類文化的全球化,所有的文學和藝術作品都成為超時間性的形式。他本人的“小說想像” 則對應于藝術史上第二階段向第三個階段的過渡,小說本身成為自律自足的藝術。馬爾羅的小說創作觀與他的藝術觀在實質上是共通的,即征服世界,抵抗宿命。在人的狀況的哲學基礎上,馬爾羅建立了“報復性”的藝術使命論、“反現實”的藝術創作論和“形式論”的藝術史觀等現代美學思想。作為小說家和藝術批評家的馬爾羅成功地在語言表達和繪畫、電影、音樂等藝術之間建立了一種默契,最終把現代派小說的創造理念與富有視覺美和音效美的意象揉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關注人類狀況的想像的世界,小說文本本身成為變換現實和創造意義的手段,締造了一種兼具互文性、視聽性、釋意性的風格。透過馬爾羅的藝術論著同小說作品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本文將從主題表達、敘述場景、文本修辭三個層面,關注作家如何利用循環的互文模式,建立了美學創造與哲學思考、語詞形式與其它藝術互相交融、互相對話的領域,最終在深層想像結構的層面上達到了所有作品的統一,因而創造了一個包含豐富哲學、美學和道德思想的藝術小說的類型。 ...Hide
作者其他论文
创新人才培养何处着手.刘海清.成才之路.2014,前插1.
创新人才培养何处着手.刘海清.科学咨询.2012,前插1.
法国文学课程多元教学策略.刘海清.文教资料.2010,49-51.
法国文学与绘画的历史交汇.刘海清.法国研究.2011,39-43,15,32.
人·自然·上帝--论加缪作品的"沉默"空间.刘海清.法国研究.2010,35-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