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两部类价值转形问题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沈民鸣[1]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年:2008
期刊名称:政治经济学评论
期:01
页码范围:42-52
增刊:增刊
语言:中文
关键词:转形;生产价格;温特尼茨;社会资本再生产;价格形式;第二部类;第一部类;例解;劳动力流动;著名论断;
摘要:价值转形问题是劳动价值论中的核心问题。从1907年起,鲍特凯维兹等经济学家尝试解决价值转形问题。一百年来,很多经济学家采用各种假设条件,构造价值转形模型。这些模型不能回答马克思的"两个等于"论断是否成立的问题。本文提出,在价值转形中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具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并提出一个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模型。本文证明,价值决定生产价格,并分析在价值转形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根据剩余价值的不同形式,回答马克思"两个等于"的著名论断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作者其他论文
论最差土地的级差地租和土地价格问题.沈民鸣.当代经济研究.2009,25-29.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基于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沈民鸣.财经科学.2008,59-66.
论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沈民鸣.教学与研究.2006,80-84.
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沈民鸣.当代经济研究.2005,9-13.
马克思的例子:如何确定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沈民鸣.经济学家.20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