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史华慈比较文化视野下的卢梭,孟子与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29

文献详情
史华慈比较文化视野下的卢梭,孟子与毛泽东
外文标题:Rousseau, Mencius and Mao Zedong in the Comparative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Benjamin I. Schwartz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萧延中[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年:2007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卷:10
期:6
页码范围:12-21
增刊:增刊
语言:中文
ISSN:1672-7835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tgxyxb-shkx200706002.aspx
DOI:10.3969/j.issn.1672-7835.2007.06.002
关键词:史华慈;文化大革命;卢梭;毛泽东;跨文化研究
摘要:以美国哈佛大学已故著名思想史家史华慈教授的两篇重要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作者的解读和阐释,展示出了史华慈比较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独特方法和透视路径.史华慈试图证明:毛泽东发动"文革"运动的直接动因虽然不能排除政治上层权力再分配的因素,但在深层理论的角度上,更应当被看作是自法国启蒙运动以来,以卢梭为代表的"道德主义取向"和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工程主义取向"之间理论冲突的持续反映;同时,它又表现为卢梭思想的某一方面与中国孟子思想的某一方面的普遍共鸣.史华慈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流派所做出的分析,至今仍发人深省.它们不仅对中国"文革"历史性质的研究极有启发意义,而且对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其他论文



在明澈"冰山"之下的幽暗底层--写在《心理传记学译丛》即将出版的时候.萧延中.中国图书评论.2010,88-98.
中国古代"天学"理念与政治合法性信仰的建构.萧延中.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1),9-17.
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萧延中;曾子墨.史林.2007,1-12.
中国早期社会共同体之政治形式与象征系谱纲要.萧延中.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
德性:群族禀赋的精神象征.萧延中.社会科学.2007,160-169.

相关话题/政治 社会科学 文献 论文 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