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分享(2)

中国人民大学 考研网/2015-10-09

  二、过程很艰辛
  初试(2013.3-----2014.1)初试阶段,除了考研报名,现场确认,准考证打印,剩下就是安心备考,当然大家也可留意一些招生信息的发布。
  楼主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分为三个复习阶段:
  第一阶段(3---6)夯实基础:建立专业课的知识框架,记忆英语单词,搞懂长难句。
  考研的帷幕刚刚揭开,每个人都磨刀霍霍,尽头十足,准备大干一番,你也不例外。但是我要说的是考研的战线不长,但也不短,千万不要一下把劲使完,要徐徐发力,不然很难坚持到底。
  第二阶段(7---9)暑期强化:巩固专业课知识体系及做真题,研究英语真题,总结做题技巧(至少两遍,多多益善,尤其是阅读)
  七八月份的天气,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酷暑,有的人可能在这一阶段想过放弃,但你一定要坚持,因为还未到战场,已经有一成的对手缴械了,记得有位考研辅导老师说:“干掉你右边的那个,再干掉左边的,你就是考上的那个!”不管真与假,至少能够给自己在这炎炎夏日中一点坚持下去的动力。
  第三阶段(10--12)查漏补缺:专业课知识漏洞,英语作文背诵,政治知识点细化并背诵。
  这个阶段,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冬日的寒冷似乎快要将你内心最初的热忱浇灭,充斥内心更多的是烦躁、茫然,甚至怀疑自己这么努力,最终会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很多人开始懈怠,但是我要说的是最终的完美结局是要靠艰辛的过程来书写,现在的过程是唯一能对最后的结局进行可控的阶段。所以,不要想那么多,继续坚持,按照自己的计划,每天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英语单词的背诵要贯穿整个考研过程的始终,拿下阅读与作文是英语取得高分的关键。
  政治注重哲学的理解与一些细节性的知识点,比如劳动的二重性,近代史的年代,会议内容等。
  大家一定要注意学习效率,不是每天都坐在教室或者图书馆就可以了,关键是要学进去,效率低的时候,要学会放松自己。
  万变不离其宗,基础是关键;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是王道。
  复试(2014.2--4)
  短暂而漫长的一个半月之后,初试成绩可以查询了,知道自己的初试成绩后,大家可根据历年的分数线(可查询各个学校的论坛)来预测自己能否进入复试,然后就是复试的准备。
  专业课及英语的笔试与面试,大家可通过查阅论坛及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网站,来决定自己要看哪些书。
  需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论坛里的师兄师姐都很热心,大家可以去咨询他们。
  英语口语也需要在练一练,尤其是一些好的学校,优中取优,口语好也能为自己加分。
  在复试的过程中,衣着,礼貌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关键是心态,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大家一定要面带微笑,不卑不亢,若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不会那就一定要诚实的回答自己不会,不要不懂装懂,楼主今年面试时就是这样做的。这里告诉一个我的老师介绍的缓解紧张的办法,就是在手上套一个皮套,面试前使劲弹一下自己,让痛感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而缓解紧张。不一定对每一个人奏效,但希望能帮到大家。
  复试结束之后,就是煎熬地等待复试结果了,楼主今年也是等了很久才等到拟录取结果,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就想该做的我已经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给上天来评判吧!
  如若调剂,请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把握时机。
  什么都不能做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祈祷吧。
  三、关于考研
  关于考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首先我始终认为考研是一个机会,那就抓住它,同时我也想给自己平淡无奇的大学四年一个交代,希望在以后的人生中,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涯时,曾有过这样一段沉甸甸的岁月,内心是充实的,满足的。所以关于要考研,要跨专业的决定,完全是遵循自己的意愿。
  其次,为了自己心中一直以来的小小梦想,为了当初高考时的无奈与遗憾,也不希望在暮年回首人生时心里总会觉得遗憾,为什么当初没有考研,也许考上了现在就不会是这样的境况等等之类的话烦扰于心间,所以毅然决定跨专业考研。
  最后在整个备考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始终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欲速则不达。
  上天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一次发这么长的帖子,可能杂乱无章,可能废话连篇,请见谅。最后的最后,一句话总结下,人间正道是沧桑,奋起吧!少年们!
  PS:推荐一本书,朗达·拜恩《秘密》,备考茫然时,不相信自己时,就拿出来看看吧,很鼓舞人心。

  
  ※来源:考研论坛

相关话题/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