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已故荣誉一级教授周诚所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近日被商务印书馆选入“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精装再版发行。7月8日,为纪念周诚教授《土地经济学原理》初版二十周年、庆祝该书再版发行,传承周诚教授的治学精神,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经济研究所承办的“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办公室原主任,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原主任陈锡文,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国务院法制办原副主任、原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司长赵鲲,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助理李霞,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中国土地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严金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钱文荣,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徐祥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王小映,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二级巡视员张海阳,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原总经理孙梅玉,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原二级巡视员蔡家成,中地不动产评估公司原副总经理钱海彬,商务印书馆经管编辑室主任宋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刘涛、李彬、王艺博,周诚教授儿子刘思谦,中国人民大学原农业经济系党总支书记解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丰雷,商学院教授况伟大,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曾丙健,副院长毛学峰、钟真,教授孔祥智、曾寅初,以及师生代表40多人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和原院长唐忠分别主持。
林尚立在致辞中表示,在周诚教授的《土地经济学原理》初版20周年和再版发行之际,举办《土地经济学原理》学术研讨会意义很大。周诚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农经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学校首批荣誉一级教授,是“经师”和“人师”相结合的“大先生”。他一心向学,务实求真,精益求精,对土地经济学孜孜追求的主要成果都凝聚在《土地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该书开创性地提出了土地经济学的三板块结构理论,在学界独树一帜,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面显示了作者独到深刻的见解,在土地经济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历经时间的沉淀,至今仍富有生命力,是中国人民大学农经学科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基础性、标志性成果。我们要学习周诚教授实事求是、关注现实的治学态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扎根中国大地,深入调查研究,把学问做在中国的大地上,做在人民群众当中,做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当中,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大学术,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而共同努力。
陈锡文在发言中回忆,45年前他作为本科生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读书时,周诚教授是系副主任,是他最早认识的老师之一。周诚教授在学术上、思想上给他们树立了榜样。周诚教授较早地直面土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年前,《土地经济学原理》出版后,在理论界和政府管理部门都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20年后,商务印书馆将这本书收入“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再版发行,说明了它的历史价值和当前的现实意义。陈锡文概括了《土地经济学原理》的四个特点。一是界定了土地经济学的内涵和边界,给出了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构架;二是给出了土地经济学研究的整个体系,把可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囊括了进去;三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的实践为依托,概括了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末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观念、思想、体系;四是汲取了一个时代的改革发展实践,也汲取了一代学人对当时中国土地问题一系列的认识,给我们留下了进一步研究土地问题的宝贵思想和精神财富。
国务院副秘书长郭玮同志作书面发言,回忆了《土地经济学原理》的产生背景,对《土地经济学原理》的开拓性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深刻怀念并高度赞誉了周城教授的治学精神。
甘藏春表示,《土地经济学原理》是周城教授在土地经济学领域的毕生研究总结和理论提炼,甫一出版即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时代土地经济学研究的水平。甘藏春认为,周诚教授的《土地经济学原理》是土地经济学领域把农村与城市进行统一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回应了时代的要求,具有独创性贡献。比如,它强调土地的自然属性是基本属性,从二元论的角度分析土地的经济属性等,这些至今是我们研究土地问题的逻辑起点。《土地经济学原理》是伴随着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而不断发展完善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体现了中国土地管理和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发展逻辑。
李霞表示,周诚教授是中国当代土地经济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土地经济学原理》是他磨砺16年而成的一部著作,该书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土地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梳理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将土地经济与政治、经济、法学、财政税收、区域经济等多个分支学科融为一体,在基础性、学理性、系统性等诸多方面对土地经济学的发展都具有开创性作用,意义非常重大。出版20年来,《土地经济学原理》经受住了时间考验,是当代中国****、中国学术的典范之作,因此,商务印书馆将其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学术的代表性成果,收入“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出版。
刘思谦回忆了自己和家人对父亲的深厚感情。他表示,在父亲逝世9周年之际,学校和出版社召开学术研讨会纪念父亲及其《土地经济学原理》,令他深刻地体会到父亲当年的学术贡献,更加理解父亲作为一名中国人民大学****的崇高情怀。
仇焕广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周诚教授的《土地经济学原理》是人民大学农经学科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上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学院的宝贵财富。
与会的其他专家畅谈了与周诚教授相识、相处、共事以及接受指导的经历,研讨周诚教授的学术思想,分享对《土地经济学原理》的感受。赵鲲、柴强、严金明、钱文荣、马晓河、徐祥临、曾寅初、孔祥智、王小映、解红先后发言。
赵鲲重点谈了周诚教授对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开创性研究,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能够发挥老一辈****开创担当的精神,为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作出贡献。柴强回顾了自己从80年代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时期就在周诚教授的教导下编写教材、从事研究的经历,回忆了周诚教授思想开明、超前以及治学非常严谨的特质。严金明仔细梳理了周诚教授的著作、论文和研究关键词,细致解读了《土地经济学原理》一书,提出人的生命有两次,一个是自然的生命,一个是在人们记忆中的生命,周诚教授将长存在我们和后人的心里。钱文荣表示,周诚教授的书把他引入了土地经济学领域,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先生当年提出的很多思想和观点到今天依然有非常大的启发。马晓河对周诚教授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严谨务实的学术作风,侧重谈了周老师在土地所有制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及其政策影响。徐祥临谈了他对周诚教授的印象,介绍了周老师对他的影响——要求语言准确,讲究逻辑关系,用好案头书。曾寅初谈到周诚教授对自己做学问的启示,一是追求知识创新,二是****到了研究后期要注重学术提升和学理系统化,三是要讲究逻辑的严谨性和文字表述的严谨性。孔祥智谈到我们应该学习周诚教授的治学态度,要在周诚教授的研究基础上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土地经济学的自主的知识体系。王小映着重总结了周诚教授在土地产权理论、土地价值二元论、土地增值分配理论等方面的原创性贡献,认为《土地经济学原理》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研究现实土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解红表示,她1976年就到人民大学工作,长期与周诚教授共事,对周老师做事的执着、热情、认真印象深刻,认为周老师等农经老教授确实做到了著作等身和百年育人。
唐忠表示,周诚教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逻辑严谨、观点鲜明、文字精炼,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对研究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
附:周诚教授和《土地经济学原理》简介
周诚(1927-2014),原名刘起儒,辽宁义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农经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学校首批荣誉一级教授,我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土地经济学家。抗战胜利后先后在北 平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攻读农学,1948年底投奔解放区,1950-195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农业经济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农经系副主任。他是新中国第一本(1959年)和第二本(1964年)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的主要编写者之一;是理论界少数最早支持包干到户的****之一,发表多篇论包干到户的论文,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的重要贡献者,2008年获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周诚教授是当代中国土地经济学术事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创设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经济研究所(1985),主编新中国第一部土地经济学教材《土地经济学初编》(1986),创设期刊《土地经济问题》(1986)和《土地与房产经济管理》(1988),主译校哥德伯戈和钦洛依合著《城市土地经济学》(1990),是北京土地经济研究会(1985)、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土地经济研究会(1986)、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经济研究会(1987)创会会长,海峡两岸土地经济学术交流开启者(1990)。主编出版《土地经济学初编》(1986)、《土地经济学》(1989)、《中国土地经济问题研究》(1992)、《城镇不动产市场经济问题》(1993),出版文集《土地经济研究》(1996)、《土地经济问题》(1997)、《土地经济研究(续集)》(2000)。
2003年,周诚教授倾心独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开创性地提出土地经济学“三板块结构理论”,将土地经济学划分为土地资源经济、土地财产经济和土地资产经济三大板块;全书按照土地资源经济、土地财产经济和土地资产经济三编,全面系统论述土地利用、土地产权、土地市场等方面的理论问题,深入分析土地产权、土地价值、地租与地价等问题的理论及其应用。2023年,在《土地经济学原理》初版二十年之际,商务印书馆将《土地经济学原理》选入“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精装再版发行。
(《土地经济学原理》〔2023年版〕)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