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学术分论坛——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举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11-27

10月3日下午,由社会与人口学院承办的中国人民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学术分论坛——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陈光金,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大学“伟长****”特级岗教授李友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张翼,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麻国庆,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晓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飞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王天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冯仕政参加会议并发言。线下参加会议的还有社会与人口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师生代表。

开幕式由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主持。
朱信凯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学校在办学历程中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精神和卓越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学术风格,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办学方向,有机融合陕北公学基因、中国优秀文化和民国社会学传统。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快速的、总体性的社会转型过程。社会学作为一门应现代化需要而产生的、以揭示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及机制为中心使命的学科,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研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已进入发展新阶段,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期待与全国各位同仁一道,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加快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推动社会学中国化和时代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科学境界,助力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李培林以“探索构建新发展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为主题作主旨发言。他表示,在新发展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中,本质论规定了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阶段论规定了发展的战略和策略选择。对本质问题的发问和讨论是基础性问题,决定了前行的方向和道路;发展阶段理论则在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实践引领作用,与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紧密相关。在当下,新发展社会学的完整理论体系还需要建立在与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相联系的基本命题之上,这是新发展社会学在理论构建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任务。
陈光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国之大者”,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坚持从大局看问题,从长远看问题,从战略上看问题,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研究问题。当前,社会学的学科构建就是社会学界需要关注和聚焦的“国之大者”,新时代“国之大者”也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议题。从目标、原则和方法论这三个方面入手,陈光金具体阐述了如何研究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用社会学的范式讲好中国故事。
洪大用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再思考”为题,从何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如何推进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两方面切入进行主旨演讲。他表示,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体系建构是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要义,实践导向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宗旨所在。回顾历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是一代代杰出学人孜孜以求的学术愿景,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学发展中不断取得进展的学术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新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揭示了本质、强调了重点、提出了要求。社会学界要认真学习贯彻,在看到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方面已有进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集体反思性、原始创新能力和知识内容体系、应用体系、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他表示,当前深入推进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需要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社会学的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实践自觉;深入推进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在回应中国挑战全球挑战、实现同题共答中彰显中国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全球影响力。
会议第一时段由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黄家亮主持,李友梅、麻国庆、周晓虹发言。
李友梅在题为“新公共性:当代中国转型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新视野”的发言中表示,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呼唤转型社会学理论的新范式、呼唤新范式与当代中国新公共性的形成、新公共性对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她认为,公共性的建设与重建对中国社会的整合、调适与焕发活力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的公共性讨论仍然带有西方理论范式的影子,仍需新公共性分析范式的建设来把握复杂多变的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以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为指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性,才能建设适合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新公共性。
麻国庆从学科融通的角度讨论社会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他表示,我们需要对西方理论和方法采取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以一种对本土的悟性,来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和概念体系。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的人类学传统与长期的民族研究积累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多学科交流既能打开学术视野,又能够形成整体性的思考体系。他强调,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三位一体、三科互通,必定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类学命运共同体的研究。
周晓虹通过40位中国社会学家的口述材料,从他们的个人生命史中追溯其问题意识与学术实践,这些材料证明转型时代的大变革造就了学术主体性的客观基础。他强调,社会学家的个人生命历程是回顾中国社会当代进步的绝佳视角。在一代代社会学人的集体叙述中,可以写就以改革开放这一现代性叙事为基调的中国社会学的新传统。
会议第二时段由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宋月萍主持,张翼、周飞舟、王天夫发言。
张翼从中国社会的重大转型历程与社会治理理论体系两方面开展论述。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重大的社会转型,为社会治理理论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伴随现代化发展形成的社会治理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也为世界贡献了东方特色的现代化智慧。中国社会学必将随时代而发展,随改革而进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新发展格局,锻造更具影响力的社会学话语,努力形成引领知识体系发展的良好态势。
周飞舟从社会思想的角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学进行了丰富的论述。他以“关系分析”为例,表示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三阶段”在诸多研究领域和议题内的循环往复,是“中国特色”形成的重要过程。他强调,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潜在的思想宝库。在追溯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思想渊源时,需要尊重中国传统社会理论和思想的文明特征,尤其需要注意其积累性和实践性。
王天夫回顾了社会变迁中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明确当前社会学人的历史责任与担当是创建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他聚焦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以费孝通的“社会学本土化”为例,从继承与发展和理解社会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中国社会学的学科使命。最后,他认为数字技术产生了新的认知与知识的土壤,带来了思想涌现与理论创建的历史机遇。
闭幕式由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书记孙权主持,冯仕政作总结发言。
冯仕政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他表示,大家就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形成了重要共识:一是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是零敲碎打地修修补补,而必然是追求突破性的范式革命,中国社会学应当自觉面向“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围绕“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二是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当致力于形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循环,不仅要追求思想、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创新,而且要不断优化知识生产过程中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配置模式和机制,并使两个方面相向而行、相得益彰;三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无疑负有重要的政治使命,即打破西方的文化霸权和话语权垄断、解决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为此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必须直面科学与政治的张力,只有正确理解并合理调节科学与政治的张力,才能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更辉煌的未来。
(责任编辑:董涵琪)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