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举办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11-27

6月25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2年中期)——稳字当头的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于线上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副主席,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闫衍联合主持,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晓光发表重要演讲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展开解读。
刘伟首先在致辞中表示,经过16年的发展,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论坛聚焦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研究和前沿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共谋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策略,在国内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分发挥了国家高端智库资政启民的先锋作用。
刘伟强调,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们依然要保持信心和决心。我国仍然有足够强的韧性、足够多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冲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看来,要把握好以下三点:首先,坚持以扩大消费为战略基点,从供给需求两方面做好制度安排;其次,坚持以产业转型为主攻方向,要抓住以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及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导的绿色转型这两大产业升级机遇;最后,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能,一方面要统筹各方的力量,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是要优化上下游经济结构,进一步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刘晓光代表论坛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2年中期)。报告认为,“三重压力”叠加“两大超预期冲击”使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严重偏离正常增长轨道,呈现“快速探底”“压力加剧”的特征。但随着近期疫情因素逐渐消退、宏观政策刺激力度加大,核心经济参数的拐点纷纷到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底部将充分显现。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复苏的支撑因素以及未来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展望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必将迎来企稳回升态势,但复苏的进程将比2020年更加脆弱,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非对称的“W型复苏”的运行特征。报告指出,上半年宏观政策调整及时、靠前发力,但力度不足、效率下降。下半年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宏观调控举措,政策效果也必将会有更充分的体现。此外为保证全年经济目标的基本完成,使中国经济回到健康运行区间,中国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需要在中期进行扩容和工具的创新。报告最后,CMF研究团队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大建议。
随后,各位专家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展开研讨。黄奇帆分析了中国及全世界的经济运行受到的三个基本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一是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二是俄乌冲突升级;三是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加剧。跨国公司多采取“产地销”和“销地产”的生产经营方式,以消弭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他认为,未来只要人类社会各种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跨国的投资贸易就不会停滞,还会继续增长,只不过将会以更加集约、更加经济的方式来呈现。对于中国,黄奇帆认为中国经济是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力量。我们要在产业链、供应链等产业组织层面有新的迭代升级,有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才能发挥中国作为。
杨伟民认为,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经济面临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新挑战。二季度经济形势将拖累全年经济增长,相较于2020年,今年我国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及出口方面的发展动力不足,很难实现当年的“V型复苏”。就过去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要促进经济持续性发展,要解决一些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的发展中,房地产、地方政府、金融的三角循环拉动了增长,但随着房价上涨动力的减弱,已呈现疲惫态势。并且需求、供给、分配方面的结构性变化都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的内生特点没有变。从短期看,疫情近期有所缓解。随着防控措施更精准,改善预期的一些政策措施正在落实,经济发展将重回正轨。从长期看,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国内市场;我们还有充分的政策空间,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百年奋斗的智慧经验,所以从长期看能够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发展。
王一鸣表示,我国经济已有明显改善,但依然面临挑战。就经济发展而言,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总体上已经进入到快速重启阶段。但当前我国经济复苏仍然面临统筹疫情防控与稳定经济增长存在难度、外部环境制约、需求不足、经济恢复动力变化、市场信心和预期尚未恢复、重点群体失业率上升等多项挑战。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最重要的是抓住现在的时间窗口的关键节点,把国务院部署的稳经济一揽子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实现二季度增速转正,经济能够稳定在合理区间。对于市场预期问题,王一鸣认为稳定预期需要找到一个切口。除了做好短期逆周期调节,还需要挖掘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刘元春认为全球滞涨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将大于挑战,它是大变局给予中国进一步破局的一个很大的契机。他认为这一轮全球经济滞胀绝对不是俄乌冲突、新冠疫情简单导致的,它实际上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发生重大扭曲、资源配置发生重大错配所带来的一轮新危机。他提出,全球滞涨提供的机会需要我们对我们的战略进行优化:一是必须对中国产能过剩进行重新审视;二是不必过度刺激欧美,我们可能需要以静制动,等待欧美滞胀中的一些恶化,静观欧美在俄乌冲突中的深度消耗;三是新能源战略要进一步布局,进一步抢占战略性高点;四是对冲一些成本上扬对我国的压力,企业成本控制政策要出台,特别是结构性对冲政策要继续出台;五是贸易政策需要再定位、再调整;六是汲取苏联在70年代世界长波低谷下没有抓住时代所给予的契机的教训,必须要以我为主进行全面改革。
毛振华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多方面冲击,其中预期转弱、信心不足的问题尤为严重。这一点具体体现在经济增速预期下台阶、居民消费意愿下降、长期投资意愿下降以及房地产下行预期进一步确立,而解决投资预期下降、企业家信心下降这一问题尤为关键。具体看来,投资预期和企业家信心下降源于多个方面,具体包括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经营环境问题、社会思潮影响以及政府方面的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发力。
(责任编辑:张凯怡)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